发布时间:2025-09-26 信息来源: 阅读次数: 次
开启精善之旅 奠基未来成长
职教中心现代信息技术系“精善大课堂”开班典礼隆重举行
金秋九月,丹桂飘香,在新学期开局谋篇的关键节点,为深入落实学校“立德树人”根本任务,推动“精善育人”理念落地见效,9月24日下午,大足职教中心现代信息技术系2025-2026学年度上期“精善大课堂”开班典礼在第三学术报告厅隆重举行。系部各班班长、团支书,24级未完成实习任务学生及25级德育大课堂参与学生共计200余人齐聚现场,共同见证“精善之旅”的启航时刻。
典礼启幕:庄重有序 凝聚共识
典礼在庄严的氛围中拉开帷幕,“精善大课堂”班主任彭静担任主持人。她以清晰流畅的语言介绍了出席典礼的领导嘉宾——学生处主任吴骥、现代信息技术系副主任岳菊及系部相关负责人、“精善大课堂”主讲教师代表谷瑞等,向全体参会人员致以热烈欢迎,同时点明本次典礼“开启精善之旅,奠基未来成长”的核心主题,让在场学生迅速聚焦“精善”理念,激发参与热情。
深情寄语:高屋建瓴 指明方向
学生处主任吴骥首先发言指导。吴主任立足学校“三全育人”整体布局,指出“精善大课堂”是学校深化素质教育改革、提升学生综合能力的重要载体,强调课堂聚焦“精研技能、善修品格”的双重目标,既是对学生专业能力的精准赋能,也是对德育内涵的深化拓展。吴主任寄语全体学生,要以“精益求精”的态度钻研知识,以“崇德向善”的自觉锤炼品格,在课堂中找准成长坐标,为未来职业发展与人生道路夯实基础。
随后,现代信息技术系副主任岳菊围绕系部发展与学生成长展开论述。岳主任结合当前信息技术行业快速迭代的趋势,强调“精善”是新时代技术技能人才的核心竞争力——“精”是对专业技术的深耕细作,“善”是对职业素养的自觉践行。岳主任详细阐述了“精善大课堂”与系部专业建设、实习就业的衔接逻辑,指出课堂将通过“理论精讲+案例实操+品格引导”的三维模式,帮助学生弥补知识短板、提升实践能力、塑造职业精神,鼓励学生珍惜学习机会,主动参与课堂互动与实践任务,在“精善”培养中实现从“合格”到“优秀”的跨越。
细节解读:清晰路径 明确要求
“精善大课堂”负责人黄俊彪老师从“是什么、学什么、怎么评”三个维度,对课堂进行全面解读。黄老师介绍,课堂内容涵盖信息技术前沿动态、专业技能强化训练、职业规划指导、心理健康疏导、志愿服务实践等五大模块,每周开展2次集中授课,每月组织1次实践考核;考核采用“过程性评价+终结性评价”相结合的方式,过程性评价包括课堂出勤、作业完成、小组表现等,终结性评价则通过技能实操、成果展示、综合答辩等形式开展,考核合格者将获得系部颁发的“精善学员”证书,并纳入学生综合素质档案,作为评奖评优、实习推荐的重要依据。清晰的内容框架与考核标准,让学生对“精善大课堂”的学习路径有了明确认知,为后续参与奠定基础。
师生发声:同心聚力 共赴新程
学生代表2023级34班何沛航同学结合自身实习经历与成长感悟发言。何同学分享道,此前实习中因专业技能不扎实、沟通能力不足遭遇挫折,而“精善大课堂”的开设让他看到了提升的契机,“我期待在课堂中攻克编程难点,学习职场沟通技巧,更希望通过志愿服务实践培养责任担当,未来能以‘精善’姿态立足岗位。”何同学的发言引发在场学生强烈共鸣,不少学生表示将以何沛航为榜样,主动投入课堂学习。
教师代表、“精善大课堂”主讲教师谷瑞则以“陪伴者与引路人”的身份,分享教学理念与规划。她表示,课堂将摒弃“填鸭式”教学,采用“项目驱动+小组协作”的方式,结合信息技术行业真实案例设计教学任务,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中掌握技能;同时,将通过“一对一谈心”“成长档案跟踪”等方式关注学生身心发展,既做学生专业上的“严师”,也做生活中的“益友”。谷老师的发言充满温度与力量,让学生深切感受到教师团队的专业素养与人文关怀。
圆满落幕:启航新程 未来可期
随着各项议程有序完成,主持人彭静宣布开班典礼圆满结束,引导学生分批次有序退场。整场典礼历时1小时,现场秩序井然,掌声此起彼伏,学生们脸上洋溢着期待与坚定。工作人员随后对现场进行清理,确保环境整洁如初。
此次“精善大课堂”开班典礼,不仅是一次仪式性的启航,更是现代信息技术系深化育人模式改革的重要举措。系部将以此次典礼为起点,持续优化课堂内容与教学方法,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与过程管理,推动“精善”理念融入学生培养全过程,助力学生在“精研技能、善修品格”中成长为适应信息技术行业发展需求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,为学校高质量发展与区域产业升级注入强劲动能。